太陽緩緩升起,并帶來蜀都少有的燦爛,甚至有晨風越過門檻,撫過姜維已略顯滄桑哀老的面龐。他恍然大悟,想起昨寢之夢,恨不得立刻找鐘會議事,馬上讓鐘會把朝中奸臣“丘建”除掉。但另一種更大的想法...

太陽緩緩升起,并帶來蜀都少有的燦爛,甚至有晨風越過門檻,撫過姜維已略顯滄桑哀老的面龐。他恍然大悟,想起昨寢之夢,恨不得立刻找鐘會議事,馬上讓鐘會把朝中奸臣“丘建”除掉。但另一種更大的想法,卻占據了他的腦海,他居然在床上瞪大雙眼,卻不做任何行動。驚嘆:“為什么,為什么?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我為什么要為討魏而消耗了半生精力,為什么要為除掉奸臣而不惜施展詭計,為什么要為復興一個早已滅亡的漢室而與鐘會合謀?一切仿佛都是天意。我在這數十年中始終象血氣方剛的青年一樣沖動,有沒有想過自己行事的真實意義?有沒有想過這樣做的最后的歸宿是什么?我是為誰而活著?我是為了丞相的遺愿而活,還是為了劉家的江山而活著?”他動也不動,只是不斷地問著自己...

以上就是姜維的一小段故事,作為一個悲劇英雄,我們從中能看到一個愛國的姜維,姜維生于202年,這時候是曹操確定地位的官渡之戰(zhàn)的第二年,距離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zhàn)還有六年。姜維的父親是魏國將軍,大概在姜維14歲左右的時候,為了鎮(zhèn)壓小數民族的叛亂,不幸戰(zhàn)死。因為死在沙場的緣故,魏王賜他的兒子姜維中郎職務,可謂少年得志。姜維從小喜好儒學大師鄭玄,這也使得他若干年后和諸葛亮的思想不謀而合。

234年,姜維32歲,諸葛亮54歲。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半路病故于五丈原,而魏國大將則是司馬懿。姜維知道諸葛亮逝世的消息一旦傳出,不但蜀軍心會大亂,司馬懿亦會立馬進攻,于是命令密不發(fā)喪,悄然退軍。但紙包不住火,消息最終還是傳到了司馬懿耳朵里,同諸葛亮鏖戰(zhàn)多年的司馬懿自然大喜過望,立刻進攻,姜維則調整隊型,樹起諸葛的大旗,鳴起戰(zhàn)鼓,一副正面對壘的陣勢。多疑的司馬懿深恐諸葛亮的逝世是一個圈套,連忙撤軍,而姜維命楊儀率小隊人馬在前方造勢,自己則率大軍安全退回成都。

小編覺得沒人能夠否認姜維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將才。諸葛亮雖有文采卻輸武略,姜維師承孔明,繼承了諸葛亮的才能,加上自身的武力,成為了三國后期唯一一名文武雙全的天才將領??上г谔觳诺纳砗螅池摿颂嗟谋瘎?,也背負了太多的遺憾。如果姜維能夠早些結識諸葛亮,如果諸葛亮能夠再多活幾年,如果他能夠果斷的殺掉黃皓,如果詐降鐘會能夠最終成功……太多的如果。在姜維身上,我看見的是無盡的遺憾。如同魯迅先生所言,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諸葛亮的死,如秋葉之靜美凄涼;而姜維的死,如煙花般燦爛壯烈。

千古風流,終化塵土。諸葛亮光復漢室,亦未能實現自己功成身就,歸隱田園的夢想;而姜維,亦未能完成武侯遺志,重振江山。但他,亦給后世留下了三國中,最為精彩絕倫的個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