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三保太監(jiān)鄭和七次率領龐大船隊下西洋。鄭和的故里在滇池南端的晉寧縣城 (古稱昆陽),那里流傳著許多有關鄭和的故事和軼聞。
鄭和故里在晉寧城郊月山上的鄭和公園內(nèi)。沿著紅土山坡上新砌的石階,拾級而上,不一會便登上了蒼松翠柏蔥郁的鄭和公園)公園大門的門媚上,鑲嵌著黑底白線的浮雕航海圖,那一艘艘乘風破浪行駛的帆船,把游人帶回了當年遠航西洋的情景。公園內(nèi)立有“明三保太監(jiān)鄭和故里”石碑。石碑附近發(fā)現(xiàn)有當年的民房建筑遺址。1371年,鄭和誕生在昆陽寶山鄉(xiāng)和代村的一戶回民家庭。祖先是西域人,元朝進軍云南后,始遷人昆陽定居。鄭和的曾祖母馬氏,因祖父從母姓,方改姓馬。鄭和12歲那年,明軍進入云南,他被抓受閹,最后被送到北京做了燕王朱棣的小太監(jiān)。他天資聰慧,加上刻苦學習,這位身材魁梧“博辯機敏,長于智略,知兵習戰(zhàn)”的大監(jiān),遂跟隨燕王左右,在與建文帝爭奪皇位的斗爭中,屢建奇功,深得燕王信任。燕王當上皇帝后,由于明朝有“馬不能登金殿”的忌諱,便由皇帝賜姓鄭,并提拔為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 (首領),成了明成祖身邊的要人。這時,鄭和想起亡故的父親,便請禮部尚書李至剛代寫墓志銘。有趣的是,鄭和幼年離家,父親叫什么名字也不曉得,僅從鄉(xiāng)人稱呼父親“哈只”,便以為是父親的名字。其實,阿拉伯語“哈只”,意為“巡禮人”,是對去過麥加圣地朝覲者的尊稱——鄭和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虔誠的穆斯林,曾先后去過麥加朝圣。碑文寫好后,過了6年才攜回家刻石立碑?,F(xiàn)在,這通石碑立于公園內(nèi)馬哈只墓前,墓額呈半月形,頗具特色。這通墓碑,已成研究鄭和的重要文物。明成祖為了發(fā)展與四鄰國家的友好關系,開展對外貿(mào)易,擴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響,決定派鄭和率領船隊下兩洋。據(jù)說,此舉也與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有關。建文帝被趕下臺后,或說已死于宮中,或說從暗道逃跑,削發(fā)為僧,甚至還有已流亡海外的傳言。明成祖對此放心不下,便派人四出查訪,鄭和下西洋,亦提負這一使命的。在紅墻碧瓦的鄭和紀念館里,新建的“望海樓”——它以巨船形為底,上造三層樓,宛如一艘巍峨的“樓船”。樓上樓下,陳列了鄭和像、各種文物、圖片、資料、地圖,向游人敘述了當年鄭和奉明成祖之命,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先后七次下西洋,最遠抵達非州東岸、紅海,歷經(jīng)30余國,航程30多萬公里。第一次下西洋時,航船多達62艘,包括寶船、馬船、糧船、坐船、戰(zhàn)船等,船上官員、水手、武士、譯員、醫(yī)生、造船工匠、貿(mào)易人員等等,共有27,800人。其中最大的寶船,長148米,寬60米,可乘千人。鄭和下西洋,為世界航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望海樓”里陳列的一幅巨大的航海圖,為一個自右至左的長幅,共分20幅,40面,圖中對鄭和所經(jīng)過的航海路線作了詳細記錄。航海圖上標明遠近的山、灘、礁、島,用虛線指示的航線,以及寫明的航程和目的地,都為后來的航行帶來了許多便利。鄭和遠航,比西方哥倫布的航海早了半個世紀,實為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因而也不免被抹上一些神話色彩。例如,明代宣德六年樹立的“天妃靈應碑”(俗稱“鄭和碑”),碑文記述了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時間、到達地點,也記述了他經(jīng)歷驚濤駭浪時,因天妃媽祖顯靈,方化險為夷的故事。比方第四次遠航,船隊經(jīng)過阿拉伯海時,正值西南季風強盛季節(jié),風雨交加,卷起了驚濤駭浪,桅椅被折斷了,風帆被毀壞了……面對重重艱難險阻,富有航海經(jīng)驗的鄭和,沉著指揮,與風浪搏斗了25個日日夜夜,終于跨過了阿拉伯海,進入了波斯灣。于是,民間便有了天妃娘娘顯靈,護佑航海的傳說。其實,作為航海家鄭和,他的成就與他的家庭熏陶和生活環(huán)境分不開。孩童時期的鄭和,便常聽父親講述他航海去麥加朝覲的經(jīng)歷,那印度洋上的驚濤駭浪,麥加的宏偉禮拜堂,各國的奇風異俗,都使小鄭和聽得入了神,并萌生了將來也要出海遠航的念頭。12歲時,他便和村人一起,在茫茫似海的滇池上學習駕舟了。目前,鄭和故里正在新建一座以西洋異國情調(diào)為主題的“鄭和下西洋風景游覽區(qū)”。這座占地140公頃的游覽區(qū),分別采用原樣、適度縮小和微縮修建等方法,向游人展示鄭和當年的航海情景。在游覽區(qū)里,游人將欣賞到泰國的佛塔,柬埔寨的吳哥扈,馬來西亞的民居,爪哇的婆羅浮雕,斯里蘭卡的獅子巖,印度的泰姬陵,伊拉克的法羅斯燈塔,也門的城堡,沙特阿拉伯的伊斯蘭建筑,以及非州的巨石文化和草屋,等等,大量展品,展現(xiàn)了這些國家的建筑、自然環(huán)境、文化習俗及日常生活風貌。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