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戰(zhàn)國basara伊達政宗,伊達政宗與最上義光到底一開始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上義光是伊達政宗的親舅舅。這是個牽涉到幾輩人的漫長故事。
一山不容二虎,作為地區(qū)性強大豪族,相互間有聯(lián)姻有仇恨,剪不斷理還亂。
最上氏是羽州探題,正宗大貴族。最上義定(后面解釋他是誰)于永正十八年的長谷堂之戰(zhàn)敗給伊達植宗,權威便日益動搖,本來在其支配下的各家豪族紛紛興起自立之心。義定之子又早在永正十七年逝世,故由分家中野義清的二男,也就是最上義光的父親,當時年僅兩歲的最上義守繼位。宗家的弱化使各個分家、豪族更進一步往獨立邁進,形成弱干強枝的現(xiàn)象。最上義光的父親最上義守活得很憋屈,沒什么權威,不過他總想通過和平手段把各個分家集中起來,所以是個鴿派。而最上義光是宗家中強勢的集權派、鷹派,早有用武力強行統(tǒng)一南羽州之意。由于政見不同,最上義守非常想舍棄強硬派嫡子義光而選次子鴿派最上義時當家督。于是才出現(xiàn)了最上義光造自己老爹的反當上家督的事。
政宗的母親是當時最上義守的女兒最上義姬,也就是是最上義光的妹妹。當時伊達家有意與最上家聯(lián)姻,派有中野宗時做使者到最上家提親。但是中野宗時早有叛心,后來糊里糊涂就成了最上家臣,并且成了支持最上家的重要勢力。
在義光正式成為最上家第十一代的當主后,弟弟最上義時繼承了中野家,改名中野義時,帶著合稱“最上八楯”的八家支族天童、飯?zhí)铩⑽不?、楯岡、長靜、成生、延澤及高箭、東根、上山、寒河江、左澤、白巖六家為援進行叛變,組成反義光包圍網。
弟弟最上義時得到來自伊達家的家臣中野家的支持反叛自己,而妹夫伊達輝宗也以救援岳父最上義守為藉口意圖干預最上家內政,這些干涉使最上義光這個雄心勃勃的人才花了13年才完成了最上家舊領土的統(tǒng)一,錯過了逐鹿天下的最佳時機。義光不恨是不可能的,最后終于逼死了親弟弟,同時也對伊達極其敵視。
再說伊達政宗,政宗在五歲時就患上了天花,差點夭折。后來沒死掉但是瞎了一只眼睛。伊達政宗的母親就是“出羽之鬼姬”最上義姬,最上義光的親妹妹。這個女人心腸狠毒,并且手段非常高明,把丈夫伊達輝宗給弄得沒什么脾氣。她覺得自己大兒子瞎眼的容貌十分的丑惡,因此想要毒殺政宗,這樣她喜歡的二兒子小次郎就可以當?shù)谝豁樜焕^承人了。不過政宗大難不死,還在防衛(wèi)自身的時候“不小心”弄死了弟弟小次郎。這件事使得政宗對最上家的人實在難有好感。
而軍事上,伊達政宗為了專心對付蘆名、佐竹聯(lián)軍,就結連上杉景勝對舅舅最上義光進行牽制。雙方以武藤家作為戰(zhàn)場,來回拉鋸無數(shù)回合。經過多次激戰(zhàn)最終最上義光滅了武藤家,消除了兩家之間的緩沖區(qū),直接威脅到伊達家。
伊達政宗出兵打大崎義隆的時候,最上義光還派兵幫助大崎義隆打自己外甥。同時利用伊達家臣鯰貝宗信和父親鯰貝信重的不和,策反了鯰貝宗信,挖了政宗的墻角。政宗為此大怒,攻打鯰貝城,直到第二年才在政宗的母親伊達義姬的斡旋下和解。
這對外甥和舅舅到目前為止一直是死對頭,但是后來又造化弄人被迫聯(lián)手。
最上義光一開始就押錯了寶,把女兒許給豐臣秀吉的假兒子“殺生關白”豐臣秀次,想抱住未來關白大人的大腿。結果秀吉有了兒子秀賴最后果斷地以謀反罪殺了假兒子秀次,最上義光的女兒駒姬剛到京都還沒出嫁就被連坐殺掉了。最上義光四處奔走也沒能救下自己的女兒,所以懷恨在心的最上義光在關原合戰(zhàn)中就加入了德川的東軍,和外甥政宗處于同一陣營。
最上義光的軍事才能遠不及他的陰謀詭計的能力,作為西軍主力之一的上杉家沒有去關原參戰(zhàn),而是在東北一帶打擊支持德川的大名,最上義光首當其沖,被直江兼續(xù)打得暈頭轉向,實在沒辦法只好拉下臉皮求外甥伊達政宗幫忙。甥舅兩個團結奮戰(zhàn)才勉強扛住了直江兼續(xù)的猛攻,一直支持到關原主戰(zhàn)場東軍戰(zhàn)勝的消息傳來才算松了一口氣。不過此戰(zhàn)非常值得,戰(zhàn)后全國各大名中石高位居第五位的是前田利長、結城秀康、伊達政宗、蒲生秀行和最上義光。甥舅分列3和5位,相當顯赫。
甥舅二人對比,最上義光擅長陰謀詭計,擅長暗殺、離間、合縱連橫,在戰(zhàn)場上卻不算什么特別厲害的名將。而伊達政宗則完全相反,他雖然也玩陰謀詭計,但是更喜歡的是在戰(zhàn)場上見真章,外交上極其強硬,動不動就惹得周圍所有鄰居全部大聯(lián)合來跟自己對抗。我想,兩者的性格不同大概也是這對甥舅處不好關系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真田幸村(1567-1615),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日本戰(zhàn)國末期名將。關原合戰(zhàn)與父親同在西軍,戰(zhàn)后被流放于紀伊九度山,逃脫后,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戰(zhàn)役中率士兵與德川家康的大軍浴血奮戰(zhàn),最終寡不敵眾,戰(zhàn)死。因其戰(zhàn)績而被德川家康譽為“日本第一兵”。與源平合戰(zhàn)的源義經、南北朝時代的楠木正成并列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是“戰(zhàn)國無雙”等著名游戲中的主角之一。親之死,使伊達政宗怒發(fā)如狂,或者說必須表現(xiàn)得怒發(fā)如狂,他不顧當時外交態(tài)勢不利于己,輝宗去世后才七天,就貿然發(fā)兵一萬三千,討伐二本松畠山氏。佐竹、葦名等勢力應援二本松,聯(lián)軍三萬,于當年十一月十七日,在阿武隈川邊與伊達軍展開大戰(zhàn)——這就是著名的“人取橋合戰(zhàn)”。
伊達政宗以少敵多,打得很不順手,一度瀕臨全軍崩潰的邊緣,老將鬼庭左月良直戰(zhàn)死,他自己也險些被擒。但是,激戰(zhàn)竟日,終于迎來了夜晚,佐竹軍因為聽到“水戶氏準備進攻佐竹領”的傳聞,同時擔任軍師職務的佐竹義政被家仆暗殺,而主動撤退,脫離戰(zhàn)場。聯(lián)軍因此崩潰,伊達方將領片倉景綱、伊達成實等趁機于后追趕,斬獲頗豐。
伊達政宗更厲害,因其在日本知名度較高,名下控制的資源也更多,整體實力比本多忠勝更厲害。
20年是因為他曾經說過自己若能早生20年,定能“成就信長公(織田信長)之霸業(yè)”,但實際上他的軍事才能是受到質疑的。
全殲友軍是因為他在大坂夏之陣中將同屬幕府方的友軍神保相茂隊三百余人全部殲滅,神保家就此絕嗣,因此這也就成了他最大的槽點,我在玩三國志游戲的時候把他作為登錄武將的時候,傳記里就特意加上了崩死親爹和全殲友軍兩件事??不過他的政治才干確實很強,算是復興了伊達家,而且仙臺藩建設得也很好,據(jù)說石高超過百萬石
關于戰(zhàn)國basara伊達政宗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全部評論